提起京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古都、寺院、祗园、传统工艺这些风物。京都这座城,汇集着艺术之城、学问之都、工匠文化、宗教之城等多元剖面,同时又在时代更迭的洪流中保持着古典和现代的有机融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座日本古都 “传统和革新” 的两面性?
穿梭于古代与现代
提到日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东京和京都。这两座城市分别成为现代化和历史传统文化的代表,特色如此鲜明,是日本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取代的。
东京 “西装革履”,车水马龙,集中着日本的国家机构、金融、证券和产业总部,教育研究、时尚游戏,深深地烙印在世人的心中。
京都就是木栏深巷,垂荫分红,老街随处是百年老店,和服、艺妓、花团锦簇,石板传来阵阵的木屐声,仿佛走进遥远的古代。京都人讲话像流莺婉转,那份轻柔和京都的城市风情融为一体。
京都是一个独立的盆地,东西和北面的青山苍翠欲滴,将它拥入怀中。南面山势较低,不像是屏障,东南连接旧京、奈良。西南顺着淀川直抵大阪,通向大海。
古代的京都并不大,原来被称作 “山城国”,位于平城京,在今天的奈良北(西)面。公元 794 年,桓武天皇决定在此建都,揭开了大规模开发的一页。此后一直到明治维新的 1868 年,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首都迁往东京,建立京都府,保持特殊的地位。 1889 年成立京都市,致力于地方的复兴。
都的味道不在现代化的大街,而在一条条细长逼仄的巷子里,京都深深的小巷,两旁被日式木屋的木板围墙紧紧夹着。
这些在昭和 25 年(1950 年)以前以传统的木造轴组工法建造,含有店铺的木造房屋被称为 “町家” 。
房子大多是两层,二楼窗外挂着一整排用细条藤竹草木编成的帘子,用于采光通风、遮挡日晒和外间的透视,二楼垂下的草帘和一层的木栏衔接,就像是一堵高墙,使得本来就狭窄的巷子更显得逼促而神秘。发黑的木栏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若隐若现的草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和细细的话语声,让人感到亲切,油然萌生漫步其中的念头。
采撷的盛唐文明
京都的大街小巷和日本其他城市大不相同——长而直、不弯曲、少起伏。因为它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规划出来的。
日本古代最重要的两座都城,一座是位于奈良的平城京,另一座平安京,也就是今日的京都市。这两座都城的共同特点是道路宽敞、整齐、横竖分明,就像棋盘一样,将坐北朝南、略显长方形的城市切割成一块块小方格。
这种布局,中国人最为熟悉。东方繁花似锦的长安,牡丹盛开的洛阳,都是如此。这四座古都的城市布局,各类建筑物的分布,各个坊区的功能竟然大同小异。原来这并非巧合,而是平城京和平安京都模仿长安和洛阳的设计规划。
日本的历史记载,最初不是日本人写的,而出自中国人之手,原因并不复杂。一来日本国家尚未形成;二来没有文字可供书写。最早的日本风土人情,记录在中国西晋史家陈寿的《三国志》里,那时候部落林立,相互攻伐,人们粗布束身,渔劳为生,女王亦人亦神,用诡道治理部落国家,根本谈不上定都立国。
到了相当于在中国南朝的时代,日本形成中心国家,根据地就在今天奈良这一带,但时常迁徙。随着隋唐王朝横空出世,北伐突厥,东征高丽,建构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日本才逐渐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并且同自身的命运紧紧相连。
经过七世纪的激烈碰撞,日本切身认识到唐朝文明的盛大和辉煌,望尘莫及。于是下定决心全面学习,奋力追随,采撷精华移植于日本。
进入八世纪,国家的发展到了必须有一座固定都城的阶段,日本便开始建设平城京,采用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城长安为模板,在奈良盆地上规划设计,模仿得有模有样,俨然成形。
在京都人的心目中,只有这里才是日本永恒的首都。当年明治天皇决定迁往东京的时候,京都人闻讯起来阻拦,恳请天皇不要离开京都。无可奈何的天皇只能安慰京都市民,声称外出巡视。到了东京就住了下来,这才完成了政治中心的转移。但是京都人至今都认为天皇仍在巡视中,迟早会回来的。千年古都,百年守候。京都永远是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故乡、文化象征之地。
京都的服饰与庭院文化
棋盘式的都城格局
京都的城市规划起点很高,日本从八世纪初积极推动全面学习唐朝制度文化以来,进入了律令制时代,从那个时候算起,将近 100 多年,对唐朝文化的选择到了相当的高度。所以新规划的都城,希望采撷唐朝所有都城的优点。
于是京都的设计以天皇所在的御所为中心,分为东西两半,东面模仿洛阳,西面模仿长安,雄心勃勃,想把长安和洛阳融为一体,构想非常浪漫,但是实际建设起来就完全走样了。
第一,是京都的地势。西南面是沼泽低地,桂川时常泛滥,长冈京建设曾经吃了不少水患的苦头。
第二,京都盆地的面积没有长安或者洛阳宽广,人口也不够,难以建成巨大的都市。
在城市规划中,采用模块设计是非常先进的设计思想。首先见于隋唐长安城的设计,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院有高高的院墙,街坊也用墙区隔,设有里坊牌门。京都也是如此,所以木栏夹着长巷,行走在其中,特别有味道。一般的游客关注京都四处的景点,而真正懂得京都的人会流连于窄窄的巷子里,去寻找其特有的风情。
794 年,桓武天皇正式迁都于平安京,此后京都的建设可谓是东西两重天,节节升高的东面不断繁荣起来,沿着东山之路,寺院纷纷建立,景观秀美,从东山到三条、四条这片区域街衢相连,跨过贯穿东面的鸭川连为一片,带动商业兴盛、车水马龙;西面则萧条,南面几乎荒废,甚至罗城门倒塌也无人问津。
御所南面到四条,延展到东面南禅寺这一片区,成为京都的高端区域,并不只是现状,而是由来已久,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东面繁荣的重要因素在于京都东高西低的地势,湿气往低处走,所以在阴冷湿热的京都盆地,相对干燥的东面,成为贵族首选之地。与之相生的是寺院的建设,后来扮演着京都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中国传入日本,尤其是遣唐使团中,绝大部分人员是留学生。唐朝繁荣的佛教全都传入日本。奈良的平城京时代,影响巨大的佛教传播是鉴真和尚的到来,入驻东大寺,这座规模空前的国家寺院,向日本上皇、皇太后、天皇、以及众多皇子、贵族受戒,日本的佛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奈良兴建了许多寺院,唐朝建筑风格也蔚为大观,其技巧手法也发展成熟。迁都京都的平安京之后,佛教教团也迁了过来。大伽蓝在京都四面拔地而起,密集分布。
京都的两种寺院传统
京都为什么迅速成为佛教寺院之城?在古代是因为日本天皇家族内部有两种情况:一是天皇当久了,厌倦权力争斗和宫廷繁文缛节,或者在权力斗争中感到无奈。不少天皇中途出家,当起悠然自得的太上皇来。另一种是皇子出家,除了继承皇位的太子,其他的皇子大多出家,所以京都精美的寺院,许多原来属于这类私人寺院,后来才转变为禅林。
退位的天皇,搬出宫廷御所,往往在东面选择圣地,给自己建造奢华精致的住所,念佛、诵经,漫步于庭院之中,陶醉于世外桃源。因此,这样的建筑既有皇宫的气势庄严,又必须满足生活的需要和审美的情趣,还要同庭院浑然融合。这些要求使得离宫别墅建筑在相当程度上脱离唐朝庄严的皇家风格,创造出更加讲究轻巧的艺术造型,适应日本的风土人情、自然气候和生活习惯,逐渐形成日本的特色。
在唐朝建筑风格笼罩下的建筑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武士时代的战火消失,在京都几乎找不到影子。现在留下的基本是武士时代的建筑,更多体现出日本中世以来的建筑艺术。
室町时代修建的金阁和银阁就代表着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
在有限的空间,用白沙岩石为主,构建庭院。白沙上面留下细心耙出的印记。坐在木楼长廊观赏,白沙就像万道波涛,岩石如海中的孤岛,青苔则告诉人们时间的沧桑变化,一切都需要用观赏宁静的心去体悟,从而达到禅的境界。这就是日本另一种的庭院风格——枯山水。这时候景色已经是意境的表达,人与景、心与物融为一体,达到忘我,这就是枯山水庭院的真谛。
新旧交替中的文化根基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揭开这一页的标志性改变是首都从京都迁往东京。历时千年,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积淀,代表着日本的美和精神的古都,失去了政治的加持。深爱日本传统之美的人士,京都是永远的回味和向往。
川端康成在获奖席上的致辞,深情讲述的是《我在美丽的日本》,他用一生创作小说,例如《古都》等作品,一直在描写京都,发掘深植于人性中的古典之美。京都是否因为迁都而从此一落千丈呢?
100 多年过去了,我们再来看这段经历,回答是否定的。京都可以在规模、人口、工业产值等方面缩小,但是它的文化影响力未见衰退,获得日本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蜚声世界。在许多国家人们的心中,京都也成为日本传统之美的象征。
学术之都
在于它擅长扬长避短,充分吸收深厚文化积淀的养分,进行自我的提升和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长久留在人们心中的是什么呢?问问世人,有多少人知道大唐帝国的产值?罗马帝国军队的强盛?这一类问题,恐怕万分之一的人都未必答得出来。但是一提到唐诗、宋词、文艺复兴、牛顿和爱因斯坦却妇孺皆知。这些是什么呢?
是文化、是艺术、是科学,是造福于人类的创造。因此,一个时代的丰碑永远只有文化。京都就是在这个方面做足了功夫。
在日本迈向现代化初始,京都就创建了京都大学,一直雄聚于日本学术文化的桂冠之上,和东京大学并称 “双臂” 。曾经作为日本文化的繁华之都,京都今日以学问之都闻名于世,和东京并列为学术和艺术的两大中心地。
日本大学精神:批判或理解传统?
京都的文化精神,还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间体现出来。号称 “日本大学双臂” 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就人文学科来说,这两所大学所秉承的精神还是很不一样的。
东京大学的人文学科最早是由德国来的学者创建的,所以整个人文的学习深受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研究的方法上面,东京大学非常强调批判性的精神,在整个科学的在整个科学的探究上面,怀疑往往是我们探索的起始驱动,这种学术精神和京都大学是很不一样的。
作为现代学术,所有的学者都必须具备怀疑精神,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京都大学的人文学科,它更强调的是理解,千年的文化传承到了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人往往是用现代的文化、现代的社会制度,去理解古代,而这种理解是有很大偏差的。
所以京都大学的人文教育更加注重在怀疑批判之外,我们应该走进古代的时空之中,还原到古代的环境,去理解它。某一种思想,某一种观点,它是如何产生的?这种思想和观点对后面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要去除现代人的一种傲慢,要去贴近古人,去理解古人的心境。所以我们看到京都大学的人文学科有许多杰出的研究成果。
所以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是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最多的大学,同时也是日本人文学科最深厚的大学。他们研究的理路不太一样,但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京都作为理解这种学风的学府,在日本独树一帜。
基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京都走出了一条文化兴市的道路。在以往的传统美的精神故乡,增加了现代学术之都的美誉。京都的文化影响力还在提升。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是时代的见证者。厚重繁荣的历史赋予了京都这座古都极其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包容度,以此为根基,成就了如今独树一帜的学术之都。
不仅反思彼时的盛唐遗风,民国开智,之于如今我们的大学,到底还留下了些什么呢?
旅游之都
高质量的旅游业
京都市的人口只有 140 多万人,但是每年从世界各地来到京都的游客有两三千万人之多,来京都的人,他们是奔着旅游而来的,旅游就成了京都产业中一个重要的支柱。
有很多城市在旅游中整个城市的文化衰败下去。因为我们看到没有把旅游做好的城市,大多是怀着一种暴富的心理,把游客当做一次性的过客,不能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卖的是千篇一律的假货,没有展现出当地的特色。所以这样的旅游城市,旅游带来的往往并不是城市的提升。
京都在现代化转型中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个是传统文化的保存。传统文化经常是在喜庆节日中保存下来的。日本传统文化的保存中,有很多古代优良的传统也保存下来。
孔子最早提倡的教育是六艺里就含有了骑马和射箭。而在京都的节庆活动中,有一个活动叫做流镝马,是骑在马上射箭。这个活动最早在镰仓时代,是用于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祭神活动。像这种农耕与骑射为一体的活动因为旅游而保存了下来,每到节日的期间,就有很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京都还有一个重要的节庆活动,是祗园祭,它起源于公元 869 年,京都发生瘟疫,人们从祗园社抬出神舆,立起来自日本各地的 66 只矛,送到神泉苑,祈愿消除灾病,由此形成繁盛的节日。节日从 7 月初到 7 月末,其间 14 至 16 日的 “宵山” 和 17 日的 “山巡行” 为其高潮。在祗园节时,人们在豪华装饰的彩车上用笛子、锣鼓和大鼓演奏着祗园音乐,从街上通过,每年有 100 多万人前去观看。川端康成的小说《古都》,就描写了祗园祭这个场景。
匠人手工精神
旅游还带动了京都传统手工业的弘扬。其中非常著名的是西阵织,大约在五六世纪左右,来自大陆的秦氏这一族在山城国,也就是今天的京都太秦定居下来,他们把养蚕缫丝的技术传到了日本。桓武天皇建造平安京之前,京都的纺织业已经起步了,随着平安京的迁都,日本的朝廷建立起了负责宫廷职务的织布司,纺织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京都的丝织业者抓住了时代转变的机遇,向法国派遣人才,引进了提花织物的技术,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到了大正、昭和年代,也就是到了 20 世纪初,他们在推动高档丝绸的大众化消费的同时,大力发展传统的手制工艺,创造出更为文雅的图案和设计,确立了日本代表性高档绸缎的地位。
旅游还推动京都的餐饮业和造酒业的蓬勃发展。京都原来作为首都,大批的官僚贵族生活在这里,他们需要大量酒的消费。京都南面的伏见是京都造酒的基地,这里生产着菊正宗等数十种京都代表性的美酒。伏见酒的产量从古到今都相当大。所以我们在伏见还能看见古代为了把酒运出去,专门开凿了一条运河,水运的成本最低,京都制造的美酒就通过这一条运河运到日本各地。所以造酒业是日本的传统的手工业,又在现代的转型中间实现了现代造酒业的转变,它仍然以清酒的优良品质和巨大产量享誉日本。
在京都的旅游中,人们是离不开每天的餐饮。京都的餐饮代表,大家比较熟知的有怀石料理,日本非常讲究的怀石料理就起源于京都。相传古时候,京都寺院的神僧因为吃得简单清淡,还没到下一餐饭的时候,肚子就饿了,所以僧人就只好把温暖的石块抱在怀中,用来驱除饥饿感,因此留下怀石的名称。
当然怀石的名称还有多种说法,而怀石料理秉承的是这种简单清淡、追求食材原味的精神。怀石料理和僧人结合在一起,就要体现出禅意来。对于餐具以及餐具的摆放都非常得讲究,处处体现出禅意。
旅游作为龙头,推动着古老文化融入现代产业之中,从而获得新生。优质的旅游产品,美丽和善的旅游环境,也在提升人们的品位、品格和城市的形象。旅游给京都引入的是优质的资源,说不完的京都,充满魅力,它能够保存下来,关键在于国民对于文化和艺术的崇敬和真爱。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也不管古今战乱如何平等,人们都把京都视为无上瑰宝,全心全意呵护它,并让它不受到权力傲慢和武力跋扈的伤害,而它的保存也无时无刻地熏陶着世人,提升他们的文化境界和修养。